

船
头
桥
上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
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



印象
梁溪


商业幼儿园悦珑园地理位置优越,沿河傍桥,河上船来船往,桥上车水马龙,河对岸是无锡的红船厂,我们充分利用园所环境和资源,开展幼儿感兴趣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船头桥上》。

壹
讨论·搜集


在哪里见过船和桥?它们是什么样的?

我见到的船是长长的,上面还放了东西。

桥下面有很多小鱼。

我回家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船,各种各样的。

我见过一座长长的桥,它是用石头做成的。
教师的思考
通过幼儿的讨论,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幼儿出去玩的时候都有接触到不同的船和桥,也发现幼儿对它们的认识还比较简单,不够全面。《纲要》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生活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因此,我们决定调动周围可用资源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船和桥。

贰
寻访·调查


我知道有帆船、轮船、渔船、竹筏......

有石头做的石拱桥。

船上有救生圈、甲板、船舱。

有一艘很有名的船叫七桅帆船。

我家旁边有一座高架桥。

蓉湖大桥是一座斜拉桥,晚上非常漂亮。




教师的思考
通过本次寻访活动,我们看到了家园合作的成效。资料的搜集,实地的考察,家长的参与,不仅让家长对活动的开展有了一定了解,还在边学习边和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情感。
我们又一次展开集体讨论,从幼儿的回答中我们发现,本班幼儿对船和桥已有一定了解,但经验零散。于是,教师给予支持,通过各种活动来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

叁
创造·表达

小朋友们,你们心中的桥和船是什么样的呢?用画笔画出来吧~






生活中有许多材料可以用来建造船和桥,快一起来动手试试吧!


拼搭小船






教师的思考
幼儿的过程性体验学习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活动并开展探究。基于幼儿年龄认知特点,最适合其获取经验的方式是在多维互动中直接感知、体验。因此,在推进班本课程深入的过程中,通过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不断互动,促使幼儿经验递增,最终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肆
设计·制造

PART/1
设计小船
设计图纸
01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先设计图纸。我们对图纸作品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对图纸的理解不一样。

船里有睡觉的地方,我还设计了很多玩的地方。

这艘船很大很大。

我们可以站在船上看风景!
收集工具、材料
02
图纸画好了,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幼儿和家长们一起搜寻生活材料,废物利用,动手试试!




/ 废旧材料 /




PART/2
制造小船
动工造船
01
看小小造船师们大显身手!



小小造船师
作品展示
02
每位亲身参与造船的幼儿都在集体面前进行分享介绍:说一说船的名称,造船用的材料,造船的步骤等等。



PART/3
小船实验
在折纸船时幼儿有了新的思考:

我的小船可以在水里开。

你的小船是纸做的,会沉到水里去。

我觉得可以浮起来。

纸沾了水会湿掉的。
为了探究“纸船能不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开展了科学实验“纸的吸水性”。
通过“纸的吸水比赛”小实验,我们再帮助幼儿拓展经验,不同的纸有不同的吸水性,吸水越多的纸,它的重力越大,下沉地也更快。

那用什么材料做船最合适呢?又能一直浮在水上,还不容易散开?我们随后开展了科学实验“小船的沉浮”。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因为船有宽大的底面,这样的造型减少了船的重力,还能帮助船排开更多的水,相当于增加了浮力,所以船能浮出水面。船会“吃水”,根据浮力大小,船可以承载的重量不一样,当浮力比重力大的时候,船能浮在水面,当浮力比重力小的时候,船就会沉下去。一般来说,船越大,坐的人越多。

教师的思考
通过做船的经历,幼儿了解到,除了使用材料的选择很重要之外,还需要考虑如何让船不倾斜,在水中保持平衡。这时,幼儿观察到实际生活中船的底座大,于是提出底座大、船舷矮一点的要求。当幼儿将能浮在水面上的船制造出来后,又引发了新的探索。
PART/4
载人小船

小船能载东西了,但是能载人吗?我们坐上去会翻船吗?

我们的船还是太小了,载不了人,我们需要更大的船才可以。

那怎么制作能载人的大船呢?

要用更大、更多的材料才行。
抓住幼儿的问题点推进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参与课程的动力。幼儿既然有想法,那就帮助他们实现愿望。于是我们寻求家长资源,共同收集需要制造船只的材料并与幼儿一起设计一艘能真正乘坐人的大船。

用橡皮筋固定竹子,再用扎带扎紧就可以啦!

我们可以用塑料薄膜保住一块大板,这样就可以防水啦!




将许多个塑料瓶绑在一起,变成船身,然后再四周围一圈塑料瓶,船就不会漏水了。
教师的思考
古老的大运河,从小班开始就一直孩子们的课程中、生活中、游戏中,流淌,浸润。孩子们在操场玩耍、散步时能看到运河里忙忙碌碌的船只,听到悠远厚重的鸣笛。作为生活在运河旁的“梁溪娃”,孩子们可能无法准确的说清“文化”的概念,但听长辈讲过运河故事;乘坐各种各样的船游过运河,走过运河上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桥。


伍
拓展·延续

PART/1
我设计的船票
随着课程开展,幼儿对船的兴趣依然不减,提出了坐船需要买票,对于如何设计船票,幼儿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坐过火车,火车票上有日期、座位号,船票上也要有这些。

有上船的地方和要去的地方。

要有价格。

应该还要有船的名字。
随着一步步的完善,我们的船票制作好啦!




开始卖船票喽!
幼儿的收获
了解船票应该包含的基本信息,在设计船票和卖船票的过程中感知和体会生活中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比如日期、座位号等;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意义。

PART/2
一叶小舟过梁溪
一叶小舟,承载着梁溪人的梦,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前行着。今天我们把它带来了幼儿园,幼儿可以选择好看的衣服和头饰,和它一起合个影,快来看看我们小小摄影师的摄影技术怎么样吧!






PART/3
有趣的橡皮筋小船
几片木片组成的小船,用一根橡皮筋就能在水里动起来,真的是太好玩啦!







PART/4
传承与保护

如果船只出现破损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

可以把它补好。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修补呢?

我们可以用胶水粘起来。





教师的思考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在循序渐进的课程探究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通过“传承与保护”这个话题的拓展和延伸,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抓住教育的契机,开展了“修补木船”的活动,了解保护的重要性,用自身行动去感化身边的人,成为船只的保护者,让我们的大运河充满生机。

写
在
最
后

悠悠古运河,穿越厚重的历史岁月,至今还在孩子们的身边无声流淌,舀起一瓢运河水,就是获取一段文化源流,框取一个运河点段,就是天然的一幅运河美景。
孩子们在逛逛、看看、吃吃、玩玩、画画、做做中观察感受运河沿岸桥和船的美丽风景,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功能和作用,亲身体验运河文化。希望大运河的文化可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的“悦珑娃”都能拥有属于他们独特的运河记忆。



运河
记忆
《指南》中指出:在游戏活动中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精彩丰富的船和桥游戏让幼儿对船和桥有了更多的喜爱和探究的兴趣,小伙伴们也交流着经验,相互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会始终发现幼儿的发现,惊喜幼儿的惊喜,探究幼儿的探究,一路追随着幼儿的脚步和幼儿一起进行一场爱生活的学习旅程。而我们对于船和桥的探索还在继续……


无锡市商业幼儿园
无锡市梁溪区商业幼儿园悦珑园
素材:悦珑园中一班
编辑:朱晨蕾 陈张颖
审核:马云云 陈张颖
发布: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