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交流,都是最美的相遇
每一次学习,都是不断提升的修行
每一次停驻,都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精神,深化高质量课程建设,主动践行课程游戏化精神。于2023年11月14日上午,无锡市梁溪区商业幼儿园悦珑园面向梁溪区开放了“聚焦资源 见证成长”协同教研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商幼幼教集团业务园长及教师代表、梁溪区各姐妹园教师代表、积余实验学校教师代表、结对园教师代表、责任督学、商业幼儿园教师等50余人共同参与,悦珑园副园长张芸雅主持了本次教研活动。
实地观摩 浸润体验
走进悦珑园,园所内的一景一处、一事一物,都浸润着浓浓的 “梁溪文化”特色:这里有孩子们亲历寻访的课程日志一—“我设计的黄埠墩公园”“我眼中的三里桥”“遇见阿福阿喜”“逛逛米市场”。
进入门厅大家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梁溪文化气息这里我们师幼共同策展构建的梁溪文创体验馆游戏—一“悦悦美美文创工作坊”。
如何让梁溪文化与学习探究相结合?梁溪文化的浸润游戏以何种形式开展,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探究学习?参加活动的园长、教师们来到精彩纷呈的户外活动现场寻找答案。
在悦珑市集里孩子们进行着舂米、打米糕、做青团、磨豆浆、制豆花等一系列梁溪美食游戏。
在户外沿河花园,孩子们进行着着“北塘大街”创想沙水游戏、“运河艺术公园”创美坊、“悦珑船运”红船厂、“秋日美好派送”农作基地、“融古韵,发新声”庭院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游戏充分展现了师幼对印象梁溪探究性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随后老师们分组进入班级参观室内区域环境。对班级游戏化活动环境的打造、生活材料的运用、课程故事的轨迹、幼儿作品的展示和一对一倾听的记录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经验分享 共促成长
活动观摩后,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商幼课程实施的样态,张芸雅副园长从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如何将梁溪文化教育资源与园本课程进行有效联结,层层递进地向大家交流汇报了悦珑园课程建设的情况。
1. 班本化实施案例的分享
小班——一河星月过梁溪——园门口的大运河
朱晨蕾老师从园门口大运河的故事便拉开了序幕。讲述孩子们通过实地寻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来了解大运河,在游戏活动中丰富与大运河有关的经验。
小班——“甜”到心底的梁溪味道
钮鼎老师以游戏为基础,以儿童为主体,讲述的是与孩子们一起探寻甜到心底的梁溪味道的故事,在寻、品、做、玩等过程中感受游戏的乐趣,体验了甜甜的梁溪美味,一起探寻甜甜味道背后的历史底蕴,探索利用好身边的“甜”饮食文化资源,更深层次地了解了吃甜文化。
中班——我和古镇有个约“惠”
李凌骊老师基于儿童体验的实践探究,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约惠古镇”的故事,孩子们用多元化的感官体验,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通过分组、计划、实施、反思,对古镇的戏楼、泥人、美食进行了探究,实现了完整知识的有机融合,立体感受梁溪惠山古镇的特有韵味。
2.小结资源链接经验的重要性
接着张芸雅副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我们在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要学会科学地对资源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效能进行自评互评,反思交流,不断创新,持续探索调整改进课程实践走向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获得直接经验机会,从而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总结提升 行以致远
活动最后,无锡市梁溪区商业幼儿园郭莉萍副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评价和引领提升。
梁溪区商业幼儿园:郭莉萍业务园长
郭园长对本次参观交流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集团内部各园之间能有效利用周边的环境开展活动,在开展课程的同时也要处理好四对关系:新与旧的关系、上与下的对接关系、同与异的实施关系、强与弱的教师支持。同时,她还强调了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幼儿园课程评价无处不在,让评价自然地嵌入主题活动,无痕地融合到一日活动,无声地渗透到环境中、言行中、交往中……课程评价不是终点,是起点,是为了让课程更有效、更精准!
此次观摩交流既是对商幼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更是架起了园所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提升的桥梁。今后,商幼将继续力行实践亲历课程,不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共享优质资源,与幼教同行相伴而行,共同成长,让每个幼儿在生活中自然生长!
每一次开放,是分享的过程、成长的经历;
每一次交流,是思想的碰撞、内涵的提升。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相约。